目前經濟復蘇是相對的,國家雖然在投資鐵路基建,但卻在調控地產,在弱復蘇下,工程機械行業的拐點并沒有到來。本文看看中國的那些機械之都,行業的拐點影響著這些工程機械發展的主要城市。
“起重機之鄉”——河南長垣謀圖長遠發展
4月8日的下午,位于新鄉市長垣縣新城區的紐科倫(新鄉)起重機有限公司產品展示廳,衛華集團科技發展部副部長李艷鑫一邊用模型熟練地演示NH電動葫蘆的特性,一邊把歐洲FEM標準、德國技術指標交流接觸器等專業名詞一股腦兒塞給我們。
“我們正在致力于整體裝置的國產化,到那時候,技術國際先進,價位比全進口便宜得多,我們的市場占有率肯定有大提升。”說這話的時候,李艷鑫的眼角眉梢透著自信甚至得意。
長垣是全國聞名的起重之鄉,但在基礎設施建設增速放緩和行業內同質化惡性競爭的雙重擠壓下,昔日遍地開花的起重企業不可避免地開始了大浪淘沙的進程。縣里面抓住這個時機,出臺政策鼓勵整合重組,鼓勵創新升級。如衛華集團,就先后與大方起重、東泰減速機、奔宇電機等實現了重組,并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NH電動葫蘆就是最新科研成果。長垣的長遠打算是,消滅低端產品,樹立核心品牌,讓“聯合艦隊”配上高科技“風帆”,最終將整機企業整合成八到十家。傳統產業由此開始脫胎換骨,長垣起重由此開始重起。
起重、衛材、防腐這些傳統產業要持續發展,新興的、高成長性的經濟增長點更要大力培養,才能使長垣的長遠發展動力十足。如今在長垣縣城西部,一個規劃8平方公里的汽車產業園芳容初綻。西班牙伊利薩爾整車制造、美國泰坦公司電動摩托車、新垣電動車、程普拋雪車、瑞歌傳動公司年產10萬臺汽車變速箱項目等一大批整車及汽車配件生產項目,正在這片熱土上落地生根。產業園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說,這些項目全部達產后,將新增產值107億元以上,新增利稅14億元。
中國液壓升降平臺之鄉——山東濟陽
2012年12月14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正式授予濟陽縣“中國液壓升降平臺之鄉”稱號。據了解,濟陽是目前全國唯一獲此稱號的地區。
作為全國最大的液壓升降平臺生產基地,濟陽縣液壓升降平臺生產企業達到200余家,相關配套企業70余家,產值過億元的企業24 家,各種產品占據了全國六成以上的市場份額。無論是規模、效益,還是出口量,有“濟陽制造”烙印的的液壓升降平臺在全國都是最大的,其研發水平、創新能力和市場占有率都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中國挖掘機之都——江西廣豐
2010年廣豐成功申報注冊“中國挖掘機之都”稱號,打造了一張叫響全國的名片,圍繞打造“挖掘機之鄉”品牌,廣豐縣著力培育壯大挖掘機產業鏈,吸引了徐工、三一重工等國內外30多家工程機械巨頭和80余家工程機械租賃企業入駐。數據顯示,2012年1-10月,該縣共銷售挖掘機 834臺。
如今的廣豐,每一個鄉鎮都有挖掘機隊伍,從業人員少則幾千人,多則上萬人。目前,全縣挖掘機保有量達到6萬多臺,占全國挖掘機總量1/5,占據了江西省70%以上的市場份額,年租賃收入超過100億元。
廣豐縣內云集了30多個國內外挖掘機品牌經銷商,年總銷量超過3000臺,“買挖掘機到廣豐、賣挖掘機到廣豐、換挖掘機到廣豐、修挖掘機到廣豐、學挖掘機到廣豐”,一條與挖掘機相關聯的產業鏈已初現雛形,當地政府不失時機地制定出臺了挖掘機等工程機械租賃企業的財稅獎勵政策,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
建筑機械之鄉——滎陽
建筑機械是滎陽市的支柱產業之一,20年來對滎陽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010年該市已有建筑機械生產或與之相配套的加工企業524家,其中產值超億元的有3家,固定資產總值7億元,從業人員27000多人。
中國工程機械之都——江蘇徐州
2010年10月,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將“中國工程機械之都”這一金字招牌,授予了江蘇徐州。
工程機械被譽為“日不落”產業,統計顯示,徐州市有工程機械及相關行業企業10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工程機械企業近400家,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700億元以上,營業收入達到800億元以上,占全國工程機械行業總銷售收入的20%以上。
徐州與長沙之間難分伯仲,徐州和長沙互有優劣,誰成為未來“中國工程機械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