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動化世界,物事,帶有更多理性色彩,這也給我們更多的解讀與思考空間。2012年,自動化世界帶著波濤洶涌的詭譎,也透著靜若明鏡的冷靜,歐債危機的波及,“十二五”春風的拂面、年初漢諾威展的盛放、年底工博會的收尾、西門子2012對經濟型市場的開拓……往事畫卷,今日展開,仍有余味。
Top1:德國漢諾威展
2012年4月,世界上NO.1的工業盛會如期舉行。穿越云層上空,在異國他鄉看世界工業發展晴雨表:溫家寶強調中國將與德國加強更緊密的合作;西門子舉行“中國工業日”,節能方案唱大戲;威圖特設中國展示區,德國媒體參加中國上海工廠……“漢諾威”成為4月份工業世界最熱門的關鍵詞。
提名辭:制造業在世界經濟的地位,中國在世界工業中的位置,均可以通過漢諾威展看出。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世界一流自動化企業如何在此平臺更完美地展現自己:中國媒體前往德國,德國媒體前往中國的交互形式令我們眼前一亮;同時,展示內容上,與能耗、效率相關的工業制高點依然呈現出我們意想不到的價值。
Top2:歐債危機
2012年受制于投資和出口的雙重萎縮,中國自動化市場出現負增長,部分行業呈現兩位數的下滑。自動化企業在享受了短暫的快速增長后,似乎又回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
提名辭:世界經濟給中國自動化行業上了生動一課:路在腳下,主動權依然掌握在自己手里。前提是,你是否對自己的主動權進行保障,你是否對企業發展過程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正與整改。同時,“危中有機”,節能減排、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趨勢讓一些企業看到了新的曙光。
Top3:倫敦奧運
2012年7月在倫敦舉行的矚世奧運,賽場內外,自動化的身影無處不在。從評論員解說系統到發電地磚,再到電子眼安全監控、發電地磚等等,自動化與奧運產生成完美碰撞。
提名辭:不管是從影響力還是從科技本身而言,奧運給自動化企業帶來了巨大市場和商機。奧運營銷體現的正是自動化品牌的大眾化影響力。然而,我們也需要思考產品應用之外的奧運營銷,其持續價值在哪?短時間內的實力爆發與品牌最終影響力之間是否能形成合理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