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累積效應在此輪交易性機會中推波助瀾。前期國網的并網承諾、分布式項目申報、財政撥款支持等多項政策利好已經給光伏內需高增長提供了更高的確定性,而國務院常務工作會議的表態更給行業吃了一粒定心丸。政策的累積效應開始體現,后續細化政策順利出臺的可能性增加,我們認為政策形成的熱點在此輪反彈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并非主要因素。
近期行業反彈主要是基于超跌修復。光伏指數在10~11月期間跟隨大盤下跌,在12月4日后修復至原有水平,總體來看未出現超額收益;個股方面,近期漲幅在20%以上的公司(精功科技、陽光電源、橫店東磁、海潤光伏、億晶光電、向日葵等)均是在前期有較大的跌幅,此輪反彈后已恢復至11月初水平。因此我們認為更準確的說法應是“基于超跌后的修復”而非反彈。
我們認為后續的可參與性不強。此輪修復行情源于市場對政策的樂觀解讀,這與業內的謹慎預期有所偏差:一是國內需求的快速啟動仍然無法充分化解行業的供求矛盾和貿易風險;二是扶持機制確定后,落實速度和執行效果仍然需要持續觀察。我們認為板塊延續強勢的可能性不大、時點偏早、可參與性不夠強。
機會將出現在明年上半年。我們維持年度策略的觀點,目前行業的預期不在于簡單的政府支持態度,而在于新激勵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因此仍需關注幾項關鍵政策的進度:分布式示范項目的公布、分布式度電補貼電價、可再生能源附加穩定增長機制、配額制的比例出臺等。預計這些政策將在明年上半年陸續明確,有望給行業帶來實質性的利好預期,給板塊帶來一輪較為持續的反彈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