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制造強國戰略,推動縣域工業高質量發展。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主辦的“中國縣域工業發展論壇(2019)”于2019年11月13日在北京國賓酒店召開。
論壇上,中國信通院發布了《中國工業發展研究報告(2019年)》。這是繼2018年之后,中國信通院第二次發布工業發展白皮書,白皮書以數據為基礎,全面展示了建國70年以來,尤其是2018-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工業發展全景,研究提出了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并對2020年工業發展形勢進行了預判。
中國信通院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所經濟師董溫彥在白皮書發布現場為大家帶來深度解讀。
白皮書前言
今年是新中國建立70周年,70年以來,我國工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幾乎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實現了由一個貧窮落后的農業國向世界第一制造大國的歷史性轉變。1952-2018年間,我國國民生產總值增長175倍,年均增長8.1%,工業增加值從120億元增加到305160億元,增長970.6倍(按不變價格計算),年均增長11.0%,我國已連續十年穩居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出口國。
面對日益復雜的發展環境,2019年以來,我國工業發展表現出較強的韌性,呈現出“四穩三優”的良好局面,工業生產、投資、出口、效益雖都面臨一定程度下行壓力,但基本穩定;在“穩工業”基礎上,以“創新”、“開放”和“改革”為基本動力,產業結構、創新能力、區域協同等不斷優化提升。相對2018年,工業發展面臨的內外環境更加復雜,工業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在內外環境制約下,工業增長動能不足、企業經營困難增強等問題更加明顯,解決創新能力不夠,產業結構不優,國際競爭不強等問題變得更加急迫。2020年,“穩工業”任務更加艱巨,建議繼續保持戰略定力,適當擴需求、穩預期,保持工業穩定運行,加快優環境、促改革、強優勢、補短板、提效率步伐。
《中國工業發展報告》已連續出版發布8年,2019年中國信通院進一步建立完善了中國信通院“工業監測預警預判決策支撐體系”和“制造業高質量總體評價體系”,《中國工業發展研究報告研究報告(2019年)》以數據為基礎,全面展示了建國70年以來,尤其是2018-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工業發展全景,研究提出了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并對2020年工業發展形勢進行了預判,希望為政府、行業、企業決策提供參考。
白皮書目錄
一、2019年以來我國工業發展全景圖
(一)工業生產緩中趨穩
1.工業增長繼續向中高速調整
2.工業投資再現下行調整
(二)質量效益總體良好
1.工業企業利潤緩中趨穩
2.降本增效效果總體良好
3.市場供需狀況基本穩定
(三)結構調整有序推進
1.先進制造業引領工業增長
2.傳統制造工業基本穩定
(四)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1.工業引領研發經費投入增長
2.重點領域技術創新活躍
3.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加快
(五)區域協同能力增強
1.四大板塊發展協調增強
2.工業大省基本穩定
3.產業集群化趨勢明顯
(六)對外開放步伐加快
1.工業出口向下承壓
2.工業產品進口放緩
3.對外投資繼續下滑
4.利用外資結構優化
二、當前工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
(一)市場需求總體不足,“穩工業”壓力不斷加大
(二)企業生產成本上升,經營困難程度增強
(三)資本“錯配”依然突出,融資難融資貴猶存
(四)基礎研究投入不足,核心關鍵技術發展不充分
(五)新舊動能同步疲軟,謹防產業結構性陷阱
(六)國際競爭面臨雙重擠壓,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增強
三、2020年工業發展趨勢預判
(一)2020年工業繼續穩定增長
(二)經貿摩擦下出口下行壓力大
(三)“穩消費”政策促消費趨穩
(四)工業投資增速低位企穩
(五)利潤水平將繼續波動調整
四、促進工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建議
(一)擴需求,穩預期,保持工業合理增長
(二)優環境,促改革,加快提升創新能力
(三)強優勢,補短板,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四)深開放,提效率,增強國際競爭力
來源:中國信通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