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制造業正面臨制造技術體系、制造模式、產業形態和價值鏈的巨大變革。發達國家紛紛推出一系列戰略舉措,包括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重振制造業計劃、日本的I-JAPAN戰略等。為了有效應對新一輪技術競爭,我國提出《中國制造2015》,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期望通過提高生產制造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和綠色化水平,增強快速響應市場能力,促進制造業向產業價值鏈高端邁進。而對于工業企業來說,安全保障技術是構建智能制造技術體系的核心基礎,是確保智能制造系統安全可控的關鍵支撐。
在新一輪制造業服務轉型的大潮中,自動化企業紛紛將工業服務業務看作是下一輪發展周期的關鍵點,為此,它們使出渾身解數,不斷推出各種創新的服務模式和服務產品,以求為客戶帶去更多的高附加值。然而,無論怎樣“花哨”的服務模式和產品,都要基于以用戶為中心的根本出發點,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抓住用戶的心。
當前,全球對制造業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重視,美、德、日等發達國家紛紛把提振制造業競爭力作為提升國家經濟的重要戰略。在此背景下,中國也在積極探討如何實施“智能制造”戰略布局來提升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毫無疑問,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是制造業發展的新趨勢,也是中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制造業變革的核心所在。
現今,自動化服務不僅是歐美等發達國家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新興市場,中國也刮起了強勁的“服務風”,中國市場的巨大存量以及用戶需求的變化,催生了中國自動化服務市場的快速發展。伴隨著自動化應用成熟度的日臻完善,相信中國自動化服務市場的未來必將大有可為。
在軌道交通列車運行系統、客運服務系統以及檢修保障系統三大系統中,自動化技術都有著廣泛的應用。隨著城市軌道交通市場的不斷發展,軌道交通自動化技術也進入了全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新階段。
自動化技術對于食品飲料行業而言并不陌生,為了產品的質量和生產的效率,很多企業都選擇使用自動化技術完成生產任務。然而,在中國,自動化在食品飲料行業中還沒有得到普及。新技術的引入、對進口設備的依賴、食品安全的困擾以及增效節能等問題的匯集都給食品飲料行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與此同時,龐大而穩定的中國消費市場又亟待自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相融合,我們不得不破除各種險阻,發揮技術上的絕對優勢,開創自動化在食品飲料行業中的新紀元。
目前,我國造紙企業在企業規模和銷售收入、產業集中度、能源消耗和污染治理,產品出口和國際市場占有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 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是中國紙業下一階段的核心使命。如何正確認識并積極應對這些新問題給行業發展所帶來的挑戰,加速產業結構、原料結構、產品結構和技術結構的調整,不斷提高整體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中國紙業面向未來所必須做出的戰略選擇。毫無疑問,在這新一輪的調整升級中,對于自動化技術和產品的需求將不可或缺。
石油和化學工業大發展對促進相關產業升級和拉動經濟增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節能減排、信息化建設以及安全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石化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問題,而這些也恰恰是自動化企業可以深度挖掘的機會。借助先進的自動化技術和信息技術,是我國石化企業實現自身突破,向世界一流梯隊邁進的必由之路。
如今,中國已經著手建立全國范圍內堅強智能電網,實施10年智能電網藍圖計劃。“堅強智能電網”概念的提出,使得我國智能電網建設從一開始就與特高壓建設相伴相生。相比較更強調配電網建設的西方智能電網概念,我國智能電網對輸電網的偏重帶有明顯的“中國特色”。